丰硕养殖业网
首页 > 禽类养殖技术 > 鹅口疮防治

鹅口疮防治

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禽类(鸡、鸭、鹅、鸽等)的霉菌性传染病,特征是上部消化道(口腔、咽、食管与嗉囊)的黏膜形成白色的伪膜与溃疡,所以叫鹅白疮,又叫念珠菌性口炎、消化道真菌病。其他动物(牛、羊、猪、狗、猫等)与人也可感染。

1.病原。

本病病原体是白色念珠菌。

2.流行特点。

白色念珠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各种动物,禽类与人的消化道黏膜上也可经常见到。大多数病例由内源传染引起。机体营养不良、维生素缺乏、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,或各种原因使机体抵抗力降低,均容易诱发本病,也可因摄食染菌的植物或土壤而经消化道感染。其次,通过被粪便污染的饲料与水而经消化道传染。

各种禽类均易感,以鸡、鸽最敏感,鸭、鹅次之。雏禽的易感性、发病率与致死率均比成年禽高,4周龄以下的家禽感染后迅速大批死亡,3月龄以上的家禽多数可康复。

3.症状与病变。

家禽患病后生长发育不良,精神委顿与羽毛松乱。嗉囊黏膜增厚,上面形成灰白色稍稍隆起的圆形溃疡,溃疡表面常见有伪膜性斑块。口腔黏膜上常形成、干酪样典型“鹅口疮”。腺胃偶尔也可能受到蔓延,黏膜肿胀、出血,表现覆盖着一种卡他性或坏死性的炎性渗出物。

4.诊断。

病鹅上消化道黏膜的特征性增生与溃疡病灶,常可作为本病的诊断依据。

5.防治。

注意饲养管理卫生条件,鹅群不宜过分拥护。种蛋孵化前,要用消毒液浸洗消毒。发现病鹅要立即隔离。

病禽可用制霉菌素、克霉唑等混饲内服。制霉菌素的使用浓度为每千克饲料添50~100毫克,并以0.5%硫酸铜液饮水,连用1~3周。克霉唑的使用浓度为每100只雏鹅1克混料。也可在饮水中加入0.02%煌绿或结晶紫,3天为1个疗程,连用2个疗程,中间停用2天。口腔病变可用碘甘渍、1%~5%克霉唑软膏涂擦,也可向嗉囊内注入2%硼酸水数毫升。

加强治疗的同时,要更换新垫料,禽舍与用具以0.4%过氧乙酸溶液,按每平方米50毫升用量计算进行带禽喷雾消毒,每天1次,连用7天。

标签:

猜你喜欢

禽类养殖技术 鹅螺旋体病防治
螺旋体病是由鹅包柔氏螺旋体引起鹅等家禽和野禽的一种热性、败血性传染病。主要以发热、腹泻,肝、脾肿大,坏死为临床病理特征。本病具有高度的死亡率,病禽发病后引...
禽类养殖技术 鹅蛋的自然孵化技术
禽类为卵生动物,而自然孵化(抱性)是其繁殖后代的一种本能。迄今自然孵化广泛适用农村的养鹅户与小型鹅场。具体操作如下: 1.准备工作:(1)选择好盆、桶、筐...
禽类养殖技术 鹅舍的消毒法
一、室内消毒 地面先清扫干净,再用2%热碱水或20%热草木灰水均匀洒一遍。墙壁用20%鲜石灰乳对3%的来苏尔溶液粉刷一遍。进雏前5~7天,对圈舍及器具,按...
禽类养殖技术 鹅舍的消毒方法
1.室内消毒 室内地面清扫干净后,用2%热碱水或20%热草木灰水均匀泼洒消毒。墙壁可用20%鲜石灰乳加3%来苏尔溶液粉刷消毒。进雏前5~7天,育雏室(包括...

强力推荐